栏目导航

    实验室固定人员主持的两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2016-05-13 00:00:00 来源: 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重点实验室 点击数:

    511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实验室固定人员主持的两项成果进行了鉴定,两项成果分别是由我校与全国畜牧总站、四川科领生猪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常用饲料添加剂在猪上的安全使用技术构建与应用”项目,以及我校和济南诺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饲用重组角蛋白酶的创制与应用”项目。

      副校长朱庆、陈代文等出席会议。

      朱庆致欢迎辞,希望省科技厅、农业厅,一如既往的支持关心学校的科研工作,希望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促进项目研究再上新台阶。

      “常用饲料添加剂在猪上的安全使用技术构建与应用”项目首次系统评估了常用饲料添加剂氯化胆碱(98%)、叶酸、硫酸铜、水合硅铝酸钙钠盐、大豆黄酮、牛磺酸、苯甲酸和恩拉霉素等在猪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了添加剂的有效添加量,项目成果在部分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养殖企业应用四年来,累计新增产值21948.1万元,新增社会纯收益约677.1万元,增加了就业,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对于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进一步安全和高效使用常用饲料添加剂意义重大。项目整体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扩大成果的推广应用。

      “饲用重组角蛋白酶的创制与应用”项目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了重组角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和热稳定性,在实践中发现,重组角蛋白酶在生长猪上应用可显著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成果,应用推广以来,使应用企业新增销售额1.16亿元,新增利润1004万元,减少了环境氮排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为角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废弃角蛋白的资源化利用和饲料蛋白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项目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通过分子改造提高重组角蛋白酶表达水平和热稳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营养所所长吴德表示,营养所一直以来致力于原创性研究,一方面追求理论上突破,另一方面也高度重视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这两个项目正是这种追求的体现。他希望通过鉴定,使得成果得到行业的认可,进一步推动成果的推广转化。